逢低買進這四個字始終困惱著投資人,同時也讓許多鬼扯淡的偽專家(如理專、投顧老師與財經媒體記者)有了卸責的絕佳藉口,畢竟,誰能說「逢低買進」不對呢?
大盤下跌一共有三種
一、跌幅在5%以內:這叫做整理
二、跌幅在5~20%:稱之中期回檔
三、跌幅在20%以上:空頭
|
整理 |
中期回檔 |
空頭 |
能否避免? |
沒有必要 |
無有效指標可以事先測量 |
可運用總體經濟指標事先或同步判斷空頭來臨(註) |
投資策略 |
無須特別改變 |
藉由挑選基本面成長性高的個別公司來擊敗中期回檔 |
清空部位 |
特別操作法 |
無須理會 |
ETF等指數型工具 |
清空部位 |
發生時機 |
隨時發生 |
多頭市場 |
經濟大衰退 |
註:請參照本書第二篇的總體經濟指標在台股的運用
多頭市場中難免有中期回檔(指數跌符5%~20%),若把台股從民國94~103年(2005-2014年)這十年間,扣掉96~97(2007~2008)年、100年(2011年)這兩次空頭期間三年扣掉,七年中一共發生了15次的中期回檔,平均每年2.1次,平均回檔幅度10.9%,根據台股歷史,於是我的操作策略才會訂出:
即便十分看好總體經濟環境,頂多持股60~80%的選股,另外的20~40%則等待中期回檔的時候買進ETF指數工具(如台股的0050)。
此外,在多頭期間,持有的個別部位由於上漲而紛紛獲利了結,現金部位自然會慢慢提高,如果一時之間找不到新的投資標的,此刻也無須著急,耐心等待大盤出現中期回檔也許是個差強人意的好策略。
如果真的遇到中期回檔,然必須先確認到底是否為大空頭,若確認並非空頭市場來臨,我建議可以在指數跌到10.9%的當下,買進ETF工具(如0050等)。
以過去十年的七年多頭行情中,14次中期回檔一共有8次的回檔幅度大於10.9%,見表1。
表1:台股十年來15次中期回檔一覽表
投資人若能掌握這八次跌幅超過10.9%的中期回檔,並在指數下跌10.9%的當下買進0050,持有三個月、六個月或時二個月後,全部屬於獲利階段,平均獲利為7.14%、10.64%、19.44%(見表2),當然,中期回檔並非經常發生,有些中期回檔的幅度並不大,跌幅還沒累積到10.9%就已經觸底回升,投資人並不能只用這種策略當成唯一的一招,否則會喪失多頭市場的許多獲利機會,但利用比較大幅度修正的中期回檔來臨時買進0050等ETF工具,也不失是個低風險的投資策略。
表2:中期回檔修正10.9%後買進0050的短中長期報酬率
本文出自: https://bonddealerbook.pixnet.net/blog/post/425337071-%e5%a4%9a%e9%a0%ad%e5%b8%82%e5%a0%b4%e4%b8%ad%